在公司党支部的带领下,紫光通信共三十余人准时抵达画外桐坞集合点,开始了一天的行程。
外桐坞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代表,是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从集合点出发,向村子里面走去,一路上,讲解员给大家讲解了外桐坞村这几年的发展,讲了村子和美院老师的渊源:中国美院给转塘带来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自2013年以来,有40多位中国美院教授、老师的工作室入驻外桐坞,极大的提升了外桐坞村整体环境的艺术气质。
对于美院成为“邻居”这一送上门来的“利好”,外桐坞村的领导班子没有错过升级发展的难得机遇,他们委托中国美院对外桐坞进行全面策划、规划和设计,甚至邀请意大利设计团队参与其中。村党支部依托高校和本地文化资源,把创建以“宜居、宜业、宜游、宜文”为要求的集“农家石榴村”、“历史文化村”、和“艺术创意村”为一体的风情小镇作为工作重心,从根本上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要感受外桐坞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第一个便是走进外桐坞村文化礼堂。礼堂由原来的仇家祠堂改建。仇家是当地有名的“孝文化”典范。相传仇氏祖先是从宁波迁入,代代名人辈出,不胜枚举。一直以来,仇氏祖先就特别注重孝道,在现今80%为仇姓的外桐坞村还流传着烧乌米饭给娘吃、早生贵子树、“石”分“榴”连、好子湾毛笋等民间孝道故事。
文化礼堂外围,桐坞书院是村民书法培训场所,村里的小朋友都可以在这里免费的学习书法;陶艺作坊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农耕文化陈列室是游客体验学习的地方。这里还会经常组织一些青少年的研学活动,看的出来,村里里对小朋友的文化教育还是很重视的。
接下来就是深入其中,走街串巷的感受。往村里走,一面面墙就是一段段文化长廊,展示了村情村史、民风民俗,还有能人榜、美好家庭榜、优秀党员榜、道德模范榜和新外桐坞人榜等各种榜单。让榜样走进生活,这些长廊讲述着村庄精神史,让村民们有了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及见贤思齐的向往。
村里通过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形成红色景点教育学习区、农家休闲娱乐区、茶园观光区、茶艺体验区、乡村文化鉴学区等多项特色旅游活动。漫步在村子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气息,每一栋建筑都有着它特殊的使命,每一条小路都是那么的迷人。
从村子里走出来,映入眼帘的是漫山的茶树,此时已经过了采摘的季节,所以已经看不到忙碌的采茶工人了。1954年春天,朱德委员长在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的陪同下首次来到外桐坞村,那次委员长穿着一身中山便装,神采奕奕的健步走在外桐坞村的茶山小道上,当时外桐坞村正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山上开荒种茶,委员长看见这样的场景,一下融入开荒大军,带领村民边开荒边种茶,说:“茶叶是经济作物,人人要喝,要多多发展。”从此,外桐坞人秉承朱德元帅的谆谆教诲,小山村的茶叶从两百多亩发展至今的五百多亩,全部都是最优良的保护品种群体种,地理位置处在整个西湖龙井产区的中央区块。
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朱德纪念馆,我们从参观纪念馆里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品,到朱德元帅的一尊雕像,一点一滴中去追寻朱德元帅的足迹,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崇高的党性修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在愉快的彩绘活动后,结束了本次活动,期待下次再聚!